殷墟景区内有哪些文物?
青铜器
殷商时期的青铜器跟世界其他地方的青铜文化相比,其特点是更强调青铜容器。就是礼器。殷墟出土的各种青铜器,制作精美,纹饰细腻,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其冶炼技术高超纯熟,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为最高水平,展示了我国商朝高度发达的冶炼技术。3000多年前的商民就已经知道了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工匠们通过铜、铅、锡的配比,铸造不同用途的青铜制品。青铜兵器自然是殷商王朝为了巩固和扩张国家的势力进行战争时的主要武器。青铜器还是商超王族权利、财富、地位的象征。在殷墟陵遗址出土了很多成组的青铜陪葬品。器具搭配方式和数量可以说明墓主人生前社会地位的高低。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世界上已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据估计制造这样的重器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协作,从炼铜的浇铸,从制模到拆范需要130多人同时施工。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中铜、锡、铅的比例基本相同中,可以想象当时治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一口煮肉用的锅,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变成了权力的象征。
甲骨文
甲骨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活动内容的文字,又称贞卜文字、甲骨刻辞、殷墟书契等。早在19世纪末期,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翻耕土地时便不断发现甲骨,并当作中药材“龙骨”使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次确定它的文字价值,进而研究确定是商代占卜用的甲骨。后经王襄、罗振玉等学者研究,揭开了甲骨的奥秘,找到了殷墟。已发现甲骨十五万片以上,有不相重复的单字四千五百个左右。每个甲骨文单字基本上由长短线条互相配合的点划组成,形体呈方块或长方块。从汉字结构的规律上看,甲骨文以象形、形声和假借字为主,这些表明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堪称中国汉字的鼻祖。
殷墟景区有什么研究价值?
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广德说,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延续,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青铜器世界
殷商的青铜加工业发达,但安阳周围并没有高品位铜矿以及冶炼青铜所必需的锡铅矿石。有学者推测,当时的工匠们已经学会了在矿石的产地进行冶炼粗加工,然后把加工过的粗铜、粗锡、粗铅运到这里,进行配比熔炼。当时的铜矿很可能采自江西、安徽等长江流域一带,而锡、铅的矿藏则主要在江西一带。有学者推测,商代频繁的战争,可能也与争夺矿产资源有关。
商代的石器与玉器亦可谓琳琅满目,殷墟出土的玉器体现出中国青铜时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想像力。学者们认定,殷墟出土的玉器,其原料大都为新疆的和田玉、辽宁岫玉,那么可以这样设想,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通往新疆的“金石之路”了。这可要比始于公元前二世纪的“丝绸之路”早1200多年。
殷墟建筑填补考古空白
洹北商城及其中轴线附近夯土建筑群的发现,在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考古工作者通过多年野外调查,分析大量古文化遗存和古地貌资料后,发现的一商代都邑遗址,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空白,从而完善了商代的编年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