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看到很多人在搜索金融类交易的相关内容,小编呢对此也是非常感兴趣,特意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下吧!
金融类交易的内容是什么?
目前,根据合约标的物的不同,国际期货与期权市场的合约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金融类交易以农产品、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为标的的商品类合约。
目前,世界期货市场上正在挂牌交易的商品期货合约中,能源和金属类共占合约总数的90%以上,在量上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二是以股票指数、金融类交易个股、利率、外汇等为标的的金融类合约。三是以碳排放权、天气、海运协议等为标的的创新类合约。从市场份额来看,金融类期货与期权合约先降后升,商品类先升后降,创新类不断提升。首先看金融类合约,虽然金融类期货与期权合约的成交规模一直保持绝对优势,2016年,交易量为183亿手,较2008年增长15.8%,但是市场占比由89.4%降至72.6%;其次看商品类与创新类合约,商品类与创新类期货和期权合约的成交量增长较快,市场占比稳步提升。2016年,商品类期货与期权合约的成交量为63亿手,较2008年增长247.0%,市场占比由10.3%增至25.0%,成为市场亮点。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创新类期货与期权合约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16年,交易量达6.2亿手,较2008年增加12.5倍,市场占比由0.3%增至2.5%。
进一步分析,金融类期货与期权市场份额显著下降,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2年欧债危机相继爆发,多国股市低迷不振,金融类交易占其70%以上份额的股票类期货与期权产品(主要是个股和股票指数类)的交易量大幅度下降。与之相比,商品类期权合约交易规模受危机影响较小,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由2008年的1.5亿手增至2017年的2.7亿手,金融类交易增幅高达80%。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个股和股票指数期权在期权市场的占比达80%以上,这也使得国际市场上期货与期权的市场比例结构发生了改变。2008—2016年,期货交易量从82亿手上升至159亿手,市场份额由最低时的46%上升至63%;相比之下,期权交易量一直在100万手左右波动,市场份额从54%下降至37%。
衍生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014年,米尔肯研究院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衍生品完成了《衍生品对经济增长的衍生品影响分析——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报告(13)。衍生品是金融机构、企业衍生品以及个人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各类投资者使用衍生品有三个基本目的: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和降低交易成本。其中,衍生品风险管理是最主要的目的,也是衍生品开发设计的初衷。衍生品期货与期权是衍生品的重要种类,这里以此报告的研究成果来介绍其风险管理效果。
研究发现,从2003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银行因使用衍生品使得美国实际季度GDP增长0.008%~0.025%,大约为11亿~36亿美元。在这段时间里,美国实际季度GDP平均增长660亿美元。同期,非金融公司使用衍生品,使美国实际季度GDP增长0.002%~0.030%,大衍生品约为3亿~45亿美元。合并考虑,从2003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银行和非金融公司因使用衍生品总体上增加美国实际季度GDP约14亿~81亿美元。为了检验上述分析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衍生品该衍生品研究还使用了反事实模拟方法,显示银行因为使用衍生品增加贷款,衍生品促进美国2012年实际GDP增长了0.8%(1087亿美元);非金融公司使用衍生品促进美国2012年实际GDP增长了0.3%(408亿美元)。总的来看,银行和非金融公司在2003—2012年通过衍生品使用衍生品促进美国实际GDP提高了1.1%(1495亿美元),就业人口增加了530400人(就业率上升0.6%),工业产值在2012年上升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