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周公庙是怎样的景区?

岐山周公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地处城西北六千米处的凤凰山南麓,面积约62万平方米。《诗经》中描述此地为:“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是中国同类建筑中存世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庙。

据考古专家考证,早在6000多年前,卷阿一带就有先民傍山临泉而居。周兴起时许多著名事件都发生在卷阿附近,凤凰是姬姓周族崇拜的神鸟,古卷阿附近至今有许多与凤凰有关的地名和遗址,如凤凰山、凤鸣岗及“丹穴凤迹”等。周公旦晚年归隐于卷阿,逝世后即建祠祭祀,周公庙由此而始。西周末年古卷阿建筑遭毁坏,秦汉以后曾重修。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为纪念曾助武王灭商立国、辅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旦,下诏在其制礼作乐的“卷阿”创建周公祠。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形成了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为主体,姜嫄、后稷殿为辅,亭、台、楼阁点缀辉映的古建筑群。

周公庙景区存世单体建筑三十余座,建筑面积三千余平方米,依山就势,对称布局,以周公正殿和献殿为主导,召公、太公殿相衬托,姜嫄、后稷祠为延伸,构成了一个完成的古建筑群落。在诸殿中,周公殿居前,姜姬祠居中,后稷祠居后,当地群众把这种布局总结为“姜姬背子抱孙”。

岐山周公庙内有哪些景观?

山门照壁

山门照壁在周公庙最南端入口处。山门五间,歇山式屋顶,檐下悬一匾曰:“有卷者阿”,首点景区的地貌景观。外立照壁,硫璃飞檐,中嵌石匾,隐视景观面目,这组建筑文革中被毁,原址尚存。

乐楼

乐楼又称戏楼,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明清曾重修,仍保持着元代建筑风格。乐楼正面悬一匾,题曰:“飘风自南”。与照壁“有卷者阿”组成完美的点景诗句。正视面为九脊歇山式顶,背视南看,却为悬山顶。檐下筑楼,楼上以雕花棂隔断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为台,供奏乐演戏;后为室,有左右两门,供演员上退场之分。楼下为穿堂过庭。两边各立廊柱,形成廊殿。这座建筑是宝鸡地区存世最古老的一处戏台,就省内而言,亦不多见。它是研究元代戏曲的典型的实物材料。

八卦亭

八卦亭在乐楼之后,创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八卦亭为平面正方形,重檐阁亭,中顶悬挂八根,连为八角形,彩绘藻顶,装饰精美,为纪念周公作爻辞而建。

周公殿

周公正殿是周公庙主殿,位于周公献殿之后,始创于唐高祖李渊武德(618—626年)年间,初名周公祠。历代均有修葺,清代几次加以修缮。单檐五间硬山式建筑,前檐5间系一通木,长16米,粗细一致,实属少见。房顶犹以脊饰见长,其上或奔马,或飞凤,无不显现,早期脊饰技艺之精湛为当今少见。存世建筑物为明代所建,1996年重新维修。

召公殿

召公正殿位于周公殿左侧,最早创建于宋代,以配周公,以后累代重修。存世建筑为1993年维修,仍保持过去风格,单檐硬山式,面阔3间。国人暴动,周召二公共和行政,华夏始有信史。

太公殿

太公殿位于周公殿右侧,创建于宋代,以配周公。历代均有修葺,存世建筑为清光绪年间所修,单檐硬山式,面阔3间。

碑亭

碑亭在周公殿东北,清咸丰年间修。歇山式长方形亭,丹楹彩绘,十分惹目,下列青石碑十通,为清代、民国建修祠庙之纪事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