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企业和个人在世界经济繁荣中获益
今年是世贸组织成立30周年,当下,全球化遭遇逆风,多边贸易体制遭受挑战,但世贸组织依然主导着全球贸易,中国选择继续扩大开放,迎接贸易发展新机遇。
谈起义乌市场的繁荣,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栋认为,这离不开世界贸易组织(WTO)(以下简称“世贸组织”)的影响。
“2000年以前,义乌市场是做内贸的,但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义乌市场迅速转向做外贸,很快外贸份额就超过了内贸。”王栋说,目前义乌市场外贸占比为70%,23年时间里,义乌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增长了300倍和234倍,“世贸组织确实促进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并带动了全球经济繁荣。”
这段表述出现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世贸组织三十年与中国:历史与变革”分论坛上。今年是世贸组织成立三十周年,义乌的发展也是世贸组织促进全球经济繁荣的一个鲜活案例。数据显示,世贸组织成立后的30年间,全球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从1995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5.8%,全球贫困率持续下降。
30年后的今天,全球化遭遇逆风,多边贸易体制遭受挑战,但世贸组织依然主导着全球贸易,中国选择继续扩大开放,迎接贸易发展新机遇。
世贸机遇在全球共享
1994年,《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签署宣告了世贸组织的成立。最初,世贸组织有104个成员国,覆盖全球约三分之二的人口;按照其规则进行的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近6万亿美元。1995年,中国还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
30年过去,这些经济指标也焕然一新:如今世贸组织共有166个成员国,覆盖近80亿人;2023年,世贸组织成员的货物和服务贸易额超过30万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贸组织成员中的第二大经济体。
“世贸组织提供了开放、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无论是经济发展良好,还是遇到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多边贸易体制确保了全球贸易总体平稳有序。”商务部副部长李飞说。
以中国为例,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目前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切实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不断扩大自主开放,关税总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到目前的7.3%;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缩减,制造业限制实现“清零”;开放近120个服务贸易分部门……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政策,不断推动世贸机遇在全球共享。
长期与国内外企业打交道,思爱普全球副总裁裴金林对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感受颇深。她以冲锋衣市场为例说,因为价格比较贵,之前冲锋衣在全球只有几千万用户,且多是户外爱好者,但现在几乎人手一件。
“这背后其实就是WTO赋能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裴金林表示,在这个全新的市场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从而惠及全球。“从服务的角度来看,世贸组织就是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个人能够参与到全球化中,从世界经济的繁荣中获益。”
新西兰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其经济繁荣的核心就是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新西兰贸易与农业部长托德·麦克莱介绍,贸易活动支撑了新西兰近四分之一的就业岗位,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升。“世贸组织和多边规则体制扩大了我们的声音,保护了我们的贸易利益。”麦克莱说。
据了解,在世贸组织的助力下,包括中国在内的55个发展中经济体融入多边贸易体制,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从中受益。“过去30年里,WTO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认为,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经济享受到了3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超长景气。“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是促进包容性发展、减少不平等和缩小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渠道。”
以改革应对全球挑战
但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却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各方利益进一步分化;多边贸易谈判迟迟不能取得新成果,各国在关键议题上立场差异较大;保护主义在全球加速蔓延,WTO的领导力被削弱。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放弃了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承诺,从以前维护多边贸易规则的‘世界警察’,180度转弯成了违反世贸组织纪律的‘带头大哥’。”易小准坦言,未来一段时间里,想要通过世贸组织来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会非常困难,“但一个强有力的多边贸易体制对世界贸易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表示,当下,世贸组织站在一个发展的关键节点,也面临多重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议题越来越广泛,“大家期待世贸组织解决的问题比以往都多”。以绿色贸易为例,一些国家借助碳排放交易措施、边境调整措施等支持绿色生产,又会形成新的贸易保护。“这给世贸组织出了一道升级版考题,既要平衡贸易和生产的绿色,又要平衡贸易的开放和自由化。”
只有更有力的改革才能激发更多的信心。“面对地缘冲突博弈加剧、贸易增长动能不足,世贸组织改革迫在眉睫。”李飞表示,中方认为,世贸组织机制需要完善调整,争端解决机制需要恢复运行,谈判方式需要回应成员诉求。“同时,世贸组织规则应当与时俱进,既要推动长期未决的传统议题,也要制定面向未来的多边规则,更好地服务全球共同议程的实现。”
离开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岗位时,易小准给世贸组织留下了建议:“让WTO重新焕发辉煌,首要任务就是把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挡在WTO之外。”在第七届进博会现场,他把建议进一步细化。
在多边层面,如果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不愿意在多边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那其他绝大多数世贸组织成员就应该团结起来,争取达成新的贸易协定;在区域层面,作为对全球化逆流的回击,各国依然可以继续努力推进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而这些进展也会鞭策世贸组织进一步加强改革。“同时,中国应主动对外开放市场,推动多边共赢合作,带头遵守多边规则;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加强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合作,逐步推动形成良性共治的全球贸易治理新秩序。”易小准说。
中国开放的脚步越迈越大。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升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出台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前6届进博会期间中国宣布的多项重大开放举措已落地。2022年,世贸组织成员达成第一阶段《渔业补贴协定》,中国是首批完成批约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领导力的伟大体现。”麦克莱说,“恢复一个全面运作且具有约束力的(WTO)争端解决机制,对我们来说是为加强多边体制所能采取的最有效行动。”
中国对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
第七届进博会期间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4》显示,在世界开放指数连续收紧之际,中国开放指数从2008年的0.6789升至2023年的0.7596,提高11.89%,升幅位居全球前列。2023年,中国开放指数在12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8位,比2022年提升1位。
“中国的贡献对于我们应对全球新兴挑战至关重要。”世贸组织副总干事约翰娜·希尔指出,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亿万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中国的人均GDP从2003年的1000多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2万多美元。“中国不仅是世贸组织成功履行使命的关键,在日益紧迫的气候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数字技术的变革性影响等方面,中国的参与和承诺也不可或缺。”
在希尔看来,中国在许多前瞻性倡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她举例说,2024年2月,中国与12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宣布正式达成《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中国还积极参与其他倡议的协调,比如正在进行的关于塑料、污染、电子商务、中小微型企业、贸易的讨论。“这些只是中国对多边贸易体制作出贡献的几个例子,但非常值得称赞。”希尔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深化援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全链条管理。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
“进博会就是这样的全球公共产品。”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看来,中国要做多边世界贸易体系的维护者、多边贸易谈判的推动者,“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主义的基石,也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一个重要舞台,更是世界经济恢复重建的重要基础,必须维护它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同时,汪荣明强调,中国还应该做“促贸援助”的推动者。世贸组织发布的《2024年世界贸易报告》指出,“促贸援助”扩大了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机遇,帮助他们更好从多边贸易体制中获益。在今年6月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场有关促贸援助的会议上,中国提出主张:践行多边贸易规则,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
进博会就是中国践行相关主张的重要场所。从首届进博会开始,中国就广泛邀请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并为每一个最不发达国家免费提供两个标准展位。去年,免费展位增加到4个。今年进博会有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组委会为这些国家的企业提供了120多个免费展位。
“进博会一直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发挥国际公共产品作用。”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说,通过进博会,孟加拉国的黄麻手工艺品、赞比亚的蜂蜜、坦桑尼亚的腰果等最不发达国家的各类产品漂洋过海,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这体现了进博会致力于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在本届进博会上,中国官方也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发展中国家更好分享全球化红利,愿同各方继续密切在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配合,率先探索实施世贸组织《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等成果,携手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李飞表示,中国将在世贸组织改革中发挥更负责任的作用,立足世界贸易大国地位,持续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服务于中国。”联合国贸发会议副秘书长佩德罗·曼努埃尔·马雷诺说,中国如今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领先的商品出口国、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枢纽、全球数字领导者和能源转型先锋,“中国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验共享与互学互鉴,其发展经验已惠及众多全球南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