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11月22日电 (彭莉芳)“闽江河口湿地确权登记后,我们的权属更加清晰,对其中各个地形的面积更加了解,为后续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撑,为各个类型的分类施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总工程师林文波22日接受采访时说道。

海面波光粼粼,红树林随风摇曳,水鸟在浅滩觅食……走进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湛蓝的天空下,蓬勃的生命力在此蔓延。

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陈祥临 摄

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总面积达2135.83公顷,是众多濒危动物物种和丰富水鸟资源的栖息地,也是福建沿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包括了广阔的海域、陆域和无居民海岛及多种湿地类型。对其进行自然资源确权,是福建保护湿地生态的关键一步。

数月前,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尘埃落定,为这片珍贵的湿地赋予了专属的“户口本”。但此处极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一度使确权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为此,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主动靠前,指导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乐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据《福建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启动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确权工作流程,审核登记单元界线、森林状况、水流状况、湿地状况等内容,结合调研走访、实地勘查,经多重套合修正,在“一张底图”上成功划清了权属界线。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确权登记处处长黄一珍表示,作为福建省首宗复合型自然资源“登簿上户”,此次确权登记全面摸清了闽江河口湿地各类自然资源的质量、数量和保护要求,通过法律手段公示明确其权属、用途及生态保护要求等,为自然资源的分类施策、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前提。这不仅有助于调动权利主体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推动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监管,为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自然资源资产处于所有者不明确、管理“碎片化”的状态,自然资源的“家底”不清、产权不明,河流、森林、山岭等这些公共资源产品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部门全面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在摸清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近年来,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福建,持续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所有者权责,为山山水水找“主人”,为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筑牢根基。

据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36个自然保护区、26个风景名胜区、8条河流干流和主要支流的地籍调查工作。同时,福州、厦门、泉州、南平、三明、龙岩、宁德等试点地方,在“三调”基础上,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工作,基本掌握当地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7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开展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5个地方之一。2021年9月,国务院同意设立武夷山国家公园,涉及福建省、江西省,总面积1280平方千米,其中福建省域内1001平方千米,位于南平市内的武夷山市、建阳区、邵武市和光泽县。

去年9月,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正式拿到“户口簿”,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完成全流程确权登记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总面积为1001.4114平方千米,其中国有面积336.3434平方千米、集体所有面积665.0680平方千米。

图为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孙开彦 摄

据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探索形成“两个方法、一个系统、九个步骤”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也向国家提出了修订完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的建议,编制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操作指引》。

“只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才不会落空。”该名负责人表示,福建通过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和闽江河口湿地等地的自然资源确权实践,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自然资源产权管理制度,为全省自然资源产权的摸清工作提供了范例。接下来,福建将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规程和技术标准,深化登记成果应用研究,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