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研发生产快马加鞭,一个个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项目在这里开花结果。依托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保定(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保定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正在强势推进。
10月16日,第三届猪模型国际会议暨现代生物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在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举行;国家“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之一的国家模式动物科学中心同时揭牌,这为园区创建保定国家农高区工作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是国家‘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该项目作为融入保定国家农高区创建的引领性项目,将与地方产业双向奔赴,催生新质生产力。”中国农业大学模式动物重大设施建设办主任张树川介绍说。
据了解,“模式动物项目”所使用的实验用猪,是国际上认可的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器官移植研究的重要模型。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约5.6亿元,预计2025年建成并全面运行,可年培育实验猪6000头,年获得新基因或明确功能20至40个,年制备遗传修饰动物模型10种以上,年申请及授权的专利达50至70个。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沙说,“种业是我国战略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北农(海利)成立的初衷就是为农业增产丰收,降低农业种植成本,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入住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种子处理剂生产为主体、农药剂型研发为特色的高科技农药化工企业,由中国农业大学与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立。目前,除了大型种子处理剂车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示范试验田,公司还有一个种子处理剂研发中心,涵盖剂型研究中心、智能气候培养室、全自动种子发芽室、种子包衣体验室、种子贮藏室等整个研发体系,先后完成了“国家南方山地玉米双减项目”“河北省玉米茎基腐病综合防治项目”等多个国家和省级重点种子项目,研发出覆盖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大豆、花生、中草药等多种作物的种子处理剂,杀虫、杀菌、杀虫杀菌混剂,微肥、成膜剂等40多种农药产品,技术研究与种子处理剂产品打破了德国、瑞士等外国公司长期市场垄断。
创建过程中,园区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果:建成国际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建立国内规模最大的种质资源圃——国家牧草研发基地;建立国内首个葡萄全产业链研发创新示范推广综合性平台——国家无病毒葡萄原种苗培育基地等。在这个农业高新技术汇聚之地,科研人员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悉,在推进保定国家农高区创建中,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打造京津冀高效新质农业”为主题,持续壮大以现代生物农业为主导,食品加工、农业科技服务和猪全产业链为支撑的“1+3”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生物农业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农业产业孵化转化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区、农业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样板区。目前,园区已成为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领先的科技服务聚集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动植物生物育种基地。(通讯员李岩)